日期 : 110.1022~1024 . ( 五六日 )
天氣 : 陰 . 雨霧 . 晴 .
車輛 : 3台
人數 : 4人
去年第38露騎機車到福壽山露營後 . 直到今年8月中才又獨自規劃一次機車遠征到花蓮富里六十石山拍攝金針花 .
自己喜愛拍照 . 愛騎車 . 愛露營 . 有限的假期與時間之下 . 無法完全的把時間花在單純騎機車上 .
這也是為何隔了那麼久才又規劃機車旅遊 .
對於使用機車半環島的念頭在98.99年時就開始萌芽 . 卻隔了11年才有機會圓夢 .
人生短短 . 我們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 卻可以把握今天 . 許多事情需要點衝動才能完成 .
半環島的里程已接近小環島 . 其難度與路況會比環島難度高 .
環島主要是走平路為主 . 通常會刻意安排4個極點 . 燈塔等增加環島的樂趣 .
半環島主要會經過合歡山 . 太魯閣 . 花蓮等 . 我住高雄 . 可以選擇以逆時鐘或者順時鐘來完成半環島 .
行前一直沒預訂房間 . 打算視當天騎到哪裡 . 傍晚前才開始找尋住宿的地方 .
而出發前鋒面來襲 . 北部.東部.山區連日雨 . 中橫又落石不斷 . 猶豫著要不要取消行程 .
畢竟穿雨衣騎上百公里 . 又要經過落石多的中橫太魯閣段 . 就讓人頭痛 .
出發日的清晨一個人出門跟友人會合 . 已經0500但天還沒亮 . 路上黑漆漆的 .
0530抵達高屏大橋附近的7-11 . 只要北上遠征走台29縣道 . 這間7-11都是我的首選 .
這回不是機車露營 . 所以裝備少很多 . 不像去年機車露營時裝備一堆 . 又大又重 .
去年機車露營時的裝備概況 .
0600跟另一組友人約在里港大橋會合後一路往旗山 . 內門前行 . 約在7點多抵達楠西這間門市做短暫休息 . 等等就要往嘉義大埔方向前去 .
許多機車騎士喜歡蒐集各類牌誌 . 難得騎機車經過就來拍張333 . 不過此處在轉彎處 . 又無停車位置 . 有點危險 .
來到了嘉義大埔鄉觀景台 . 位於台三縣道上 . 有一處觀景台可瞭望曾文水庫風光 . 也有公廁與空地讓車友休息 .
沒帶到腳架 . 所以這回行程沒有4人合拍的照片可看 . 用手機自拍一下 ( 大埔觀景台 )
來到了大埔鄉卻沒能停留 . 只因為還要趕路上阿里山 . 不過卻臨時跑了一趟白馬亭 .
先說一下白馬亭的路況 . 從台三公路上到白馬亭約15分鐘 . 路徑狹小汽車無法通行 . 坡度極陡 . 轉彎處小 .
白牌車雙載上坡難以上行 . 下坡煞車制動力要夠 . 也不能硬拉煞會打滑 . 不論是上坡或下坡 . 重機若倒車或者摔車 . 人 / 車後果恐怕很嚴重 .
約15分鐘即可抵達白馬亭 . 有一處公廁 . 水無法飲用 . 也無法在此露營(野營) .
亭邊有處觀景台 . 看介紹前方草坪以前是飛行傘區 . 意味著以前汽車可以開上來 ? 這路況與坡度來說難以想像 .
上到了2樓觀景台 . 此處可以瞭望整個大埔鄉 . 湖濱公園 . 曾文水庫內 . 視野一級棒
使用長焦段拍攝大埔鄉與湖濱公園 . 目前大埔湖濱公園因為武漢肺炎關係沒有開放 . 不然原本這趟出遊是先規畫大埔公園機車露營的 .
離開前紀錄一下 . 下一次再來到這裡 . 不知道要多久以後了 .
下山時的路況 . 照片看不出坡度 . 我的機車是碟煞 . 下坡前後雙拉車子還是順勢向下滑 . 如果將煞車拉死 .
機車若打滑肯定摔車 . 上坡通常不可怕 . 下坡才是最可怕的 .
下白馬亭後沒時間繞大埔市區 . 續行約5公里來到了大埔橋 . 記得104年騎機車到阿里山時 . 就是在這裡轉了變更路線的念頭 .
從大埔橋上記錄一下環境 . 可能還有機會來此旅遊與拍鳥喔 .
我們的行程是要上阿里山往新中橫公路 . 若全程跑台3線會繞一大圈到中埔鄉 . 再接回台18線阿里山公路 .
在台3線大埔鄉過大埔橋後 . 與上回一樣轉往嘉129茶山產業道路 . 這條道路會經過新美 . 山美 . 龍美 . 再接回半山腰的台18線 .
可一覽部落文化與美景 . 全程都是雙向柏油道路 . 唯獨過達娜伊谷往上行時 . 山路蜿蜒 .
過大埔橋後馬上右轉往嘉129 . 阿里山我們來了 .
進入嘉129後會馬上遇到第一個景點 . 青雲瀑布 . 等下一次的大埔旅遊再來探訪 . 這次一樣在橋邊拍攝一下 .
嘉129路況好 . 唯獨山路蜿蜒 . 如果過大埔橋後沿著台3線一路狂飆到中埔 . 再接台18線到阿里山 .
不知道哪一條路會比較快呢 ? 一條是蜿蜒小山路 . 一條是省道級道路 .
茶山部落嘉129接嘉129-1( 青山產業道路) . 往左手邊是往新美 . 山美 . 達娜伊谷抵達阿里山 .
往右走青山產業道路可以抵達高雄那瑪夏 . 經甲仙 . 旗山回到高雄 . 這條路上回機車阿里山回程就摸黑騎過 .
近月連日雨 . 青山產業道路部分坍方 . 一些騎士還在此摔車 . 這條路路況不好 . 慢騎為佳 .
新美橋經縣府提報中央爭取經費 . 獲補助1.72億元進行復建 。新建的新美橋採尼爾森式上拱鋼橋設計 . 全長159公尺,寬10公尺 .
鋼拱最高處27公尺,以大跨徑河道不落墩跨越達固布亞努溪,橋面距溪床深15公尺 。
從大埔橋往茶山部落大多是緩坡 . 抵達達娜伊谷往台18阿里山公路就是一連串的陡上坡 .
達娜伊谷旁的山美大橋 .
10點多在石桌附近吃中餐 . 補給食品 . 隨即往阿里山前行 .
下午13時許抵達阿里山大門口 . 里程220公里 . 騎到阿里山門口時已感受到明顯下降的氣溫 .
對於我來說 . 從高雄騎機車上阿里山有其指標性意義 . 年輕時開車上阿里山時 . 常在公路上看到機車騎士 .
那時總想阿里山公路又臭又長 . 且冬季氣溫低 . 騎車到底是什麼感覺 .
左邊照片是104.2月第一次騎機車來阿里山時所拍攝 . 7年後再度騎機車前來 .
當年的旅程紀錄也撰寫於部落格中 . 上回僅騎到塔塔加就往返回高雄 . 這回則是要騎完新中橫公路 .
過阿里山大門口往塔塔加前行 . 一般遊客對於塔塔加可能相對陌生 . 但對於喜愛登山 . 戶外活動者 . 生態 . 天文攝影者 . 應該就不陌生了 .
自忠特富野古道前的山景 .
已經進入了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喽 . 塔塔加也快到了....
在公路旁遇到了稀有的黃喉貂 .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黃喉貂 . 上回看到也是在新中橫公路 .
這一隻黃喉貂有戴項圈 . 腳也一跛一跛 . 並不怕人的在公路邊找食物吃 .
14:14分 . 終於抵達塔塔加活動中心 .
台18線終點 . 過塔塔加遊客中心後就是台21往南投信義鄉 . 也終於要達成用機車騎完新中橫公路 .
這條路開車過幾次 . 來塔塔加拍鳥時都沿台18原路回高雄 . 這回終點是南投埔里 . 刻意走新中橫公路到埔里 . 也達成一項里程 .
週五這天上塔塔加 . 停車場仍有許多汽車休息 . 畢竟塔塔加可是熱門的登山景點 . 東埔山莊 . 鹿林山 . 麟趾山 . 玉山等
前往夫妻樹途中看到了美麗雲海 . 記得第一次來塔塔加時也看到雲海 .
厚厚的雲層是因為鋒面來襲 . 但沒下雨已經是大幸了 .
抵達新中橫公路上的知名景點 ~ 夫妻樹 .
夫妻樹位於新中橫公路臺21線141.2K,海拔約2,478公尺。原有兩棵臺灣紅檜因森林火災而形成的枯立木,
似夫妻相伴相依而得名。106年6月30日因基部腐朽及豪雨,其中一棵應聲而倒,夫妻由雙而單,並留置於現地。
此處在日落時可觀賞風起雲湧的雲海景色。
過夫妻樹後天氣開始飄下細雨 . 天色也漸漸暗了 . 下山往信義方向有幾次施工與管制 . 延後了下山往埔里的時間 .
距離水里還有25公里 . 從水里往日月潭再到埔里還有61公里 . 自己推估還要90分鐘左右 .
在下山抵達信義鄉時遇到了突發事件 . 雖然行前機車都有檢查與保養 . 卻壞了意想不到的小零件 .
好在我們已經下山到了風櫃斗梅子酒莊附近 . 車子距離最近的機車行僅約5分鐘 . 真是老天有保佑 .
在機車行旁有一小攤子賣臭豆腐 . 等待修車的時間就吃吃臭豆腐 . 結果這一盤臭豆腐真是超級好吃 .
口感酥脆 . 醬汁甜美 . 真是難忘的美食 .
修理機車完經過水里 . 日月潭時天色已黑 . 就沒機會在日月潭喝下午茶 . 原本自己是預計下午4點可抵達日月潭 .
過日月潭後一路狂飆到埔里市區 . 這回下塌的民宿就在埔里市區內 . 交通超級方便喔 . 第一天里程351.8公里 .
小島好樂 . 住宿還算便宜 . 就在埔里市區周邊郊區 . 抵達時已經是晚上 . 隔天補拍照片 .
這一間小島好樂房間很多 . 有各類房型可選擇 . 我們訂一間4人房 . 但4個大男人要怎麼睡兩張雙人床呢 ?
櫃台小姐幫我們升級成5人房 . 1張單人床 . 2張雙人床 .
1740分到民宿放行李 . 洗完澡後即到附近的埔里夜市買晚餐吃 . 各自買自己想吃的 .這也是第2次來埔里夜市 .
第一晚到埔里買晚餐回到民宿吃 . 也由於清晨5點就出門了 . 一路騎了350公里來到埔里 . 騎乘時間也達13小時 . 所以不到22點就睡了 .
第二天一早從民宿騎著機車來到這一間埔里早餐店 . 同行友人說鹹油條很好吃 . 所以就來嘗鮮一下 .
原來埔里的油條不是乾乾脆脆的油條 . 吃起來軟嫩像麵包一樣 . 在油條中加入蛋與配料 . 滿好吃的 . 我還加點一個紅豆餡餅 .
回到民宿邊吃早餐 . 順便討論一下今日的行程 .
0730退房 . 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
沿著省道台14從埔里往霧社.清境方向 . 來到地理中心碑怎麼不下車記錄一下 . 去年11月去福壽山也來拍攝過 .
第二天要從埔里上到合歡山 . 在下山到太魯閣抵達花蓮 . 鋒面影響之下一直猶豫是否要上武嶺 . 若遇到雨是否還要硬過去太魯閣 ?
還要在雨中騎上百公里到花蓮 . 下雨天經過落石多的中橫太魯閣 . 這都是行前一直猶豫的問題 .
騎乘到半山腰的霧社地區 . 可見到合歡山上的雲層相當厚 .
刻意拍下這一張照片 . 下一次的目標與計劃就在指示牌中.....要好好規劃與期待了 .
來到了清境最高的超商 . 原本都是7-11為最高處 . 結果現在在7-11上面10公尺開了這一間全家 . 海拔最高的超商換人當 .
依舊來到這裡拍照留念 . 在這裡買了一瓶清境限定乳液給妻女 . 這時候清境地區還沒下雨 .
遇到一位剛從合歡山下來的騎士說他凌晨00點從台南出發 . 6點就上去合歡山武嶺 . 山上濃霧又飄細雨 . 溫度又低 .
所以就原路下來 . 不貿然過去太魯閣 .
聽到那位剛從武嶺下來的騎士說到山上的天氣時 . 就想著等等若到達武嶺時 . 是否要過去太魯閣呢 ?
既然都遠從高雄騎來了 . 就先騎上路再說吧 . 來到了梅峰農場 . 要進去農場要預約 . 在門口拍照 . 下回來清境合歡時在安排吧 .
過了梅峰農場後霧開始濃了 . 隨著海拔越高 . 越接近武嶺 . 天空也飄下雨 . 在7度的低溫下騎車 . 又雨又霧 . 地上濕滑 .
上到武嶺前都是以時速30~40前進 . 安全第一 .
來到了鳶峰 . 這裡的雨勢明顯 . 穿上雨衣後連單眼相機都無法拿出拍攝 . 冒雨用手機拍攝 .
所以合歡山武嶺這裡都用手機拍攝 . 天候因素照片也不多 .
越往武嶺方向天候越糟 . 不過上山的汽車還是很多 . 機車可能太早的關係只有我們3台而已 .
從昨天在塔塔加拍攝玉山國家公園 . 今天則是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了 .
昆陽停車場上行2公里處 . 終於抵達了合歡山武嶺 . 台灣最高的公路 . 這幾年來人車潮眾多 . 尤其是牡丹花季時山上停車位難求 .
多少人 . 重機 . 單車 . 跑者 . 把武嶺視為指標 . 我們遠從高雄來到這裡 . 意義更是非凡 . 只可惜這回上來天氣實在糟糕 .
來到武嶺 . 不來這裡拍一下說不過去 . 從照片中可看到明顯的雨絲 . 就可知道天氣了 . 這時候氣溫也僅在7.8度左右 .
用武嶺公路上的即時影像監視器擷取一下我們4人的畫面 . 濃霧伴隨細雨 . 能見度很低喔 .
過武嶺後來到了小風口 . 在這裡吃一下熱食暖暖身 . 但是雨衣的穿脫很麻煩就對了 .
經過小風口來到了這路口 . 左邊是往福壽山 . 武陵農場 . 右邊是往花蓮太魯閣 . 從合歡山武嶺過後到小風口 .
來到這路口若往右行 . 肯定就是往花蓮的騎士 . 一路從這裡騎到太魯閣 . 只有我們3台機車 . 畢竟天候不好 .
一些人可能會像在清境遇到的那位騎士一樣改變行程 .
大禹嶺過後濃霧 . 細雨 . 低溫不斷 . 就一路以時速30~40慢慢下滑到太魯閣 . 半環島第2天的行程才是我想要的主軸 .
無奈卻遇到這樣的天氣 . 這樣下次才有再來的動力 .
知名地標 . 海拔最高的加油站 . 上次來有吃到肉粽 . 這回來肉粽賣到缺貨就沒吃了 .
在這裡還遇到意外插曲 . 昨天是友人機車壞了 . 這回是我把機車停好 . 卻遇到小客車倒車撞到我機車前輪卡住 .
一下車是一位年輕人 . 車上載著一堆朋友 . 這麼大的空間 . 他汽車距離我機車10公尺遠 . 倒車還會撞到我車 .
我嚴重懷疑他倒車的技術也太好了吧 . 把我的機車撞到卡住 . 車主卻遲遲不肯下車 . 也沒駛離 .
我看了一下車子還能騎 . 也沒啥事 . 揮手示意沒事就好 . 最後車主下車無辜的看著我 . 我說沒事就離開吧 .
上一次來到中橫太魯閣已經10年以上 . 對景色 . 景物早已模糊 . 騎車經過這裡時發現景色超棒 .
從橋上拍攝 . 溪水的顏色是翠綠色 . 如此美麗的溪景 . 很適合黃魚鴞喔 .
很抱歉詞窮 . 無法用文字形容當下看到的溪景與美景 .
續往下行發現遠處的山壁上有一條條繩索 . 在近看發現居然是維修人員 . 這可是峭壁 . 距離山谷可是上百公尺深啊 .
除了佩服外 . 每回騎山路見到維修人員都肅然起敬 . 山區的天候與危險性 .
下午14時抵達天祥 . 494.1公里 . 天祥這裡滿熱鬧的 . 周邊景點也多 . 個人認為太魯閣的景點要全跑完至少要2天為佳 .
來到太魯閣有兩個營地自己列為必看的營地 . 從天祥過來遇到第一個營地是綠水野營地 .
營地入口就在馬路邊 . 既然稱為野營地 . 提供照明及洗滌台,但無帳台及淋浴設施 . 也無電源可用 .
廁所可使用綠水服務站公廁 . 採免預約 . 免收費方式管理 .
週六這天沒看到任何在此搭帳 .
停好機車走入綠水野營地看看 . 有幾個長寬不到2米的小棧板 . 這連登山帳都搭不下 . 不過營地整理得很乾淨就對了 .
太魯閣內另一個營地為合流露營區 . 官網介紹如下 :
合流露營區位於中橫公路171.4k處,共有12座木帳台營位(約3.7*4.2平方公尺),露營區提供水、照明、公廁(內設有冷水淋浴間)、
洗滌台等設施,每一帳台營位每日收費新臺幣300元,平日及一般假日依遊客抵達先後順序登記使用,額滿為止。
合流有公廁可使用 . 也提供盥洗設施 . 但只有冷水喔 .
從馬路下樓梯就是公廁區 . 再往下就是露營區 .
這一區週六這天有一帳 . 2大2小 . 會來這裡露營的我認為都是住宿多日的登山客 . 或者安排2日太魯閣旅遊 . 短暫住一晚的人 .
此區木棧板可搭設3*3的帳篷 . 隧道帳肯定不行 . 提供洗滌台與木桌椅 . 雖然沒熱水洗澡 . 無電源 .
但若只是住一晚 . 隔日還能走訪太魯閣來說是不錯選擇 .
另一區搭設了兩帳 . 一看就知道不是親子露營戶 . 應該是來登山 . 走步道的戶外休閒人士 .
下回若來太魯閣走點 . 我還真想安排來合流這裡露營一下 . 在停車場也發現了幾部車宿的露營車進駐 .
終於來綠水 . 合流營地探勘了 . 離開營地後抵達下一個景點 . 這裡在我們出發前2周才發生1米大落石砸斷重機騎士大腿而已 .
看新聞的影片就是從橋中央上方滾下大落石 . 落石直接落在橋面上 .
進入太魯閣峽谷路段 . 許多遊客選擇徒步緩行 . 能慢慢一覽峽谷地形風貌 .
時間因素太魯閣內的景點都是騎機車過路而已 . 實在沒時間走訪各步道 .
機車旅遊的重點在於機動性與享受騎乘的樂趣 .
深度旅遊與走訪景點需要更多的天數與時間才行 .
人生旅程無法處處完美 .
留點空缺 . 讓自己下回保有動力補齊 .
經過長長的隧道 . 太久沒來太魯閣了 . 車道與隧道規畫得很好 .
除了綠水 . 合流兩個營地外 . 砂卡礑步道是我唯一想走的步道 . 但卻不知道正確位置在哪 ? 哈哈....
原來步道入口要過溪往旅客中心方向走 . 且要從橋邊下樓梯才能抵達溪谷 .
在橋上拍攝 . 原來砂卡礑步道是沿著溪畔走 . 單程要1小時左右 .
步道沿著溪畔走 . 但發現並無法完整地看到與拍攝美麗溪景 . 實在感到很可惜 .
太魯閣的溪水真是美麗 . 祖母綠的翠綠色 . 運用長焦段來取景 .
時間因素沒能走完砂卡礑步道全程 . 冬季天黑得快 . 眼見天色快暗 . 還是趕緊來牌樓拍照留念 .
為了這個牌樓 . 須從高雄騎完太魯閣 . 或者高雄騎到花蓮才行 .
從太魯閣牌樓到花蓮市區還要40分鐘車程 . 離開牌樓後也宣告第2天從埔里 - 合歡山武嶺 - 太魯閣 . 中橫公路挑戰成功了 .
一路奔馳到花蓮市區 . 友人來買炸彈蔥油餅 . 滿滿的排隊人潮 .
紀錄一下抵達花蓮市的時間與總里程 . 扣除昨日到埔里的里程 . 第2日從埔里騎到花蓮市192公里 .
但今天卻騎得最辛苦 . 最累 . 因為過鳶峰後就開始下雨到太魯閣天祥才放晴 . 沿路又濕又冷 .
紀錄這一天全台雨勢分布圖 . 雨剛好下在合歡山到太魯閣天祥段 .
第一天我們是傍晚才開始找房間與訂房 . 這一天也是在下午1600才開始找花蓮市的民宿 .
找到了這一間法蘿拉民宿 . 位於市中心 . 離東大門夜市僅約幾分鐘而已 .
提供3間客房 . 房主接洽我們後把大門密碼給我們 . 說有問題再找他吧 .
氣派的客廳空間 . 但我們4人全沒使用到 . ( 隨意的房主 . 自律的我們 ) .
第2晚大家出門吃晚餐後 . 原本想規劃去東大門夜市或者花蓮市區走走 . 但第2天的騎乘比昨天更累 . 早早入睡 . 明天要回高雄喽 .
紀錄一下當天抵達民宿時 . 遇到了地震 . 震央就在花蓮近海 . 下午才剛騎完太魯閣 . 地震發生在傍晚 . 很幸運 .
第3天一早0630分退房下樓整理裝備 . 補拍法蘿拉民宿外觀 . 車庫可停放機車 . 也備有高壓清洗機可以清洗機車 .
早餐選擇這一間名店 . 也是經由同行友人帶路才知道的美食 . 而早餐店旁也有一間提供車友住宿的民宿喔 . 列為下回考慮之一 .
吃完早餐 . 走吧 ~ 走海線回高雄喽 .
鋒面影響 . 第一天高雄到埔里陰天 . 第二天埔里到花蓮山區下雨 . 第三天花蓮回高雄也是陰天 .
陰天騎車免曬太陽 . 涼風吹拂 . 實在很舒服阿 . 今天沒預計停留的景點 .
騎車我帶路 . 速度我控制 . 想停什麼景點就停下看看 .
騎士精神就是~一路騎就對了 .
想騎想停 . 自由自在 . 無拘無束 .
沒特定想停的地方 . 在台11路邊看到這裡覺得很特別 . 不過時間才早上8點不到沒營業 . 所以只在門口紀錄一下 .
再往南一點發現農田中有兩隻大龍蝦 . 真的是很有趣的稻田藝術 .
一直聽到遠處有東西敲擊的聲音 . 原來是它....
我不知道怎麼稱呼 . 是用貝殼串起的 . 當海風吹拂時 . 貝殼會互相碰撞敲擊發出聲響 .
台11海線的一些景點因為疫情影響封閉 . 或改建 . 如親不知子海上古道 . 三仙台等 .
照片記錄於石梯坪漁港 .
過石梯坪後下一個停留的景點是這裡 . 靜浦北回歸線界標 .
網路簡介 :
台灣一共有三個北回歸線標,分別在嘉義水上鄉、花蓮舞鶴台地、豐濱鄉,而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位於台11線70.5公里處。
潔白的地標坐擁海岸山脈與太平洋的美景,常常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此拍照、休憩 .
有販賣部 . 大停車場 . 還有海景 . 是一個不錯的停留點 .
北回歸線還在花蓮縣境內 . 繼續往南行來到台東長濱金剛大道 . 這裡近期也很夯 . 其實就是一條筆直的馬路而已 . 哈哈 .
從這裡往前拍去 . 用長焦端可拍到海當背景 . 如果從入口處往此處拍攝 . 背景則是山景 .
剛好用這兩張照片當範例 . 喜歡海或山當背景 . 選擇的地點就不同喔 .
我們在這裡停留了許久 . 想好好的取鏡拍攝 . 但沿路上來的人車真的很多 .
離開金剛大道時間也快中午了 . 來到了成功鎮 . 原本想進去三仙台看看 . 但園區整修沒開放 .
友人帶我們來這一間名店吃東西 . 無法內用 . 外頭卻一堆遊客 . 重機騎士前來 . 還不錯吃 .
這一味炸年糕不錯 .
原本想說在成功鎮吃午餐 . 但剛吃了小吃完 . 想說繼續趕路好了 . 那麼下一站是???
路過幾次都沒停車 . 這回騎機車來就來吃吃 . 人潮絡繹不絕 .
聽說豆漿很好喝 . 包子很好吃 . 那就吃吃看吧 .
包子小小一顆有點失望 . 至於豆漿口感與包子是否美味 ?
就等您親自來品嘗了 .
紀錄於加路蘭海岸區 . 已經來到了台東市 . 從這裡回高雄還需約3小時車程 . 2位友人還要趕著回雲林上班 .
所以今天回程時間要抓準 . 當然這3天騎車都沒夜騎 . 都是在傍晚前抵達目的地 .
拍攝一下遠方的綠島 . 今年5月已經去蘭嶼了 . 那麼綠島就列為明後年的目標吧 .
沿著台11線回程 . 隨手拍攝路邊的美景 .
離開台東前最後一個景點 ~ 華源觀景台 .
近期這個蓄水池變成知名景點 . 全靠網紅與拍攝取景角度 . 要上午順光拍攝才漂亮 .
我們抵達時已經是下午1630了 . 天氣也不好 .
離開華園觀景台後一路狂飆 . 經過太麻里 . 大武 . 1小時車程內已經騎到了屏東南迴公路了 . 在南迴五福山福德宮觀景台拍攝草埔隧道 .
出南迴公路後就一路騎回高雄林園家 . 其他2台車則在水底寮路口往台1潮州接88橋底下回到高雄市區 .
約在下午1720分抵達林園 . 也結束了這一次3天2夜的半環島旅程 .
騎車出門不比快 . 安全回家才重要 .
左上 - 第一天出發時間 . 左下 - 第三天回家時間與半環島里程 .
右上 - 出發前總里程 . 右下 - 結束半環島總里程 .
半環島路徑圖 .
最後統計一下這次半環島的資料 :
住宿 :
埔里1晚2200/4人 = 550 .
花蓮1晚1300/2人 = 650 .
油耗 :
總里程900公里 .
95一公升31元 .
全部油資615元 .
615/31= 19.83公升
900公里/19.83公升= 1公升跑45.38公里 .
總花費 :
三日三餐自理花費1074元
三日總花費550+650+615+1074=2889元
行車時程 :
第一日 : 在高屏大橋7-11集合 .
0530出發 . 1740抵達埔里民宿 .
第二日 :
0730出發 . 1730抵達花蓮市民宿 .
第三日 :
0740出發 . 1720抵達高雄林園老家 .
行程 :
第一日351公里-
大埔白馬亭.茶山.阿里山.塔塔加.日月潭.埔里夜市.
第二日192公里-
埔里地理中心.清境.武嶺.太魯閣.花蓮市.
第三日357公里-
台11海線 . 金剛大道 . 成功鎮 . 北回歸線 .
東河包子 . 加路蘭海岸 . 華園觀景台 . 高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