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名 : 黃胸藪眉 ( 藪鳥 ) 科別 : 畫眉科
類別 : 台灣特有種 保育 : 無
形態特徵︰
身長17~ 19公分,翼長約7~ 8公分;雌雄羽色相同,頭上灰黑色,額黃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腰灰黑色,尾與末端黑色,羽端白色。飛羽基部、臉部、頸側,胸至腹部皆為橄黃色。次級飛羽末端有白色細斑,三級飛羽為栗褐色。臉、頸側外緣雜有橙黃色羽毛,下腹為暗灰綠色,尾下覆羽為黃色,嘴黑褐色,腳褐色。最明顯特徵為臉頰上有顆橘黃色的「美人痣」。
生態習性:
藪鳥,常發出嘹亮似「急-救兒」,或粗啞似「嗄、嗄、嗄」的鳴聲;以昆蟲為主食,也吃成熟的果實或挖掘地底的無脊椎動物。繁殖期為4~7月,築巢於樹叢、竹叢或草叢上,巢呈碗狀,由松蘿、芒草葉、花穗或細草根等材料組成,每窩產蛋2~4枚。
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種。普遍棲息於海拔700~2,500m 之闊葉林底層。
溪頭的三大明星鳥 : 黃胸青鶲、白尾鴝、藪鳥。
第一次看到藪鳥是在溪頭,它可是溪頭的特產呢。
數量多到難以想像,亦完全的不怕人,總穿梭在灌木叢中或林道旁,
撿拾著人們丟下的食物。故常有人戲稱 : 它們像是山老鼠般。
4月去阿里山櫻花季時,幾乎整個阿里山區都是藪鳥。
這可是我看過數量最多的一次,感覺還真可怕。
無名 :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joe1214&book=14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