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10.0508 ~ 0510
地點 : 蘭嶼
鳥種 : 紫綬帶亞種
科別 : 王鶲科
類別 : 夏 . 留 /普 ( 蘭嶼 )
體長 : 17.5公分
保育 : 二級保育
夏天來蘭嶼 . 除了蘭嶼全年可見的特有留鳥外 . 還有一種蘭嶼特有鳥種 . 非要夏天來拍攝牠才行 .
就是蘭嶼特有的黑綬帶 ( 紫綬帶亞種 ) . 夏天綬帶雄鳥才會有長長的尾羽 .
在台灣只要春過境紫綬帶現蹤 . 往往能吸引眾多鳥人們前往拍攝 .
所以行前蘭嶼時就思考了到底要幾月來蘭嶼比較適合呢 ?
最後選擇了5月上旬來蘭嶼 . 就是算準能碰上繁殖羽的黑綬帶雄鳥 . 若運氣好可能還能找到巢位等 .
第一天中午用完餐 . 選擇的第一個鳥點就是永興農場 . 永興農場的環境悶熱 . 潮濕 . 蚊蟲多 .
林相高聳 . 的確很適合綬帶活動 .
我先觀察到一羽雄鳥在高處活動 . 這是一羽漂亮的繁殖羽雄鳥 . 但鳥兒在高處活動 . 幾秒鐘就不見了 .
黑綬帶跟台灣春秋過境的紫綬帶不同 . 其雄鳥從頭.胸.背都是黑色的 . 故稱黑綬帶 .
紫綬帶其下有三個亞種:紫綬帶(指名亞種,T. a. atrocaudata)棲息在日本及南韓的大部分地區;
琉球綬帶(西北太平洋亞種,T. a. illex)分布於琉球群島和部分東南亞地區;
黑綬帶(南方亞種,T. a. periophthalmica)則僅見於台灣東南的蘭嶼與菲律賓的北部和西部。
對比一下春過境在台灣拍到的紫綬帶雄鳥繁殖羽 .
蘭嶼亞種 ~ 黑綬帶雄鳥繁殖羽 .
三天下來在鳥點雖然觀察到不少次黑綬帶 . 但都是秒閃而過 . 難以拍攝 .
離開前當天才終於拍到清晰的黑綬帶雄鳥繁殖羽體態 .
在觀察區友人們發現一巢築巢中的黑綬帶 . 但這一巢黑綬帶雄鳥卻是短尾巴 . 好可惜啊 .
這一巢築在3樓高的位置 . 要爬上一陡峭步道才能有比較好的拍攝角度 .
雄鳥與雌鳥忙著收集巢材 . 回到巢位後將巢材填補後 . 就會以身體將巢材給壓實 . 所見巢材以細草 . 青苔 . 蜘蛛絲組成 .
難得的雄鳥與雌鳥同框 . 左雌右雄 . 雄鳥頭 . 胸 . 腹黑色明顯 . 雌鳥則較淺黑或灰色 .
上雌 . 下雄 . 雄鳥還在用身體壓實巢位時 . 母鳥就直接飛上巢位 . 形成有趣的畫面 .
但事實上兩鳥同框僅僅只有幾秒鐘 . 這時連拍快門按著就對了 .
這一觀察區以我個人觀察最高紀錄同時出現4羽綬帶 . 2雄2雌 . 當親鳥沒蒐集巢材休息時 . 就會在巢附近短暫休息 .
趁機捕捉一些畫面 . 不然綬帶這種超活潑好動的鳥兒 . 幾乎不會在同一枝頭上靜止不動 .
發出警戒聲的雄鳥 .
來蘭嶼拍鳥 . 每個人目標鳥種都不一樣 . 夏天來基本上黑綬帶繁殖羽肯定是必拍與必找鳥種 .
我的首次蘭嶼行 . 黑綬帶雄鳥沒拍攝到想要的畫面 . 只能把期望放到明年夏天了 .
黑綬帶 . 我們明年再見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