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11月是自己記錄秋過境鳥兒的時節 . 以9月份來說過境的種類不算多 . 大致上在10月份過境鳥種類才會變得多與豐富 .
觀察區中的先頭部隊肯定是藍磯鶇與紅尾伯勞 . 大致上在8月底9月上旬即可見到這兩種鳥兒 .
藍磯鶇是鳥區中最常見到的冬候鳥 . 每年9月初即來台 . 直到隔年2月下旬 . 算是來台度冬的鶇科中最早來 . 也待最久的 .
紅尾伯勞 . 每年最快8月底即可見到鳥蹤 . 我把紅尾伯勞列為指標鳥種 . 如果當年紅尾伯勞來的早 .
一些自己常觀察的鳥兒也會來的早 . 不然則反之 . 例如寬嘴鶲 . 灰斑鶲 . 亞洲授帶等 .
8月下旬下了好幾天雨 . 海堤上滿布積水 . 這些水是雨水與海水成分 . 機車騎過去回家若沒清洗 . 隔幾天就會生鏽 .
沒想到觀察區中居然來了兩羽嬌客 . 過境期間很常見到的中杓鷸 . 但出現在自己的觀察區中 . 就是稀客了 .
停留的天數很短暫 . 也僅活動於海堤積水段 .
普遍的高蹺鴴近年也開始在觀察區中活動 . 觀察區中雖靠海 . 但無淡水源與水池 . 近年一些水鳥如鷸鴴科等紛紛出現在觀察區中 .
大白鷺是觀察區中少見的鳥種 . 連日大雨導致草地上積水成水坑 . 吸引了一些過境的鷸 . 鴴 . 鷺科等 .
通常水坑的水量要看7.8月的雨量多寡 . 小水坑通常維持1~2周 . 大水坑則可維持1~2個月不等 .
因為水坑的形成 . 才有機會連續兩年在觀察區中記錄到水禽~紅領瓣足鷸 .
紅領瓣足鷸穩定9月初出現在觀察區中 . 去年是2羽 . 今年也是2羽 . 不過過境的天數只有短短一周不到 .
畢竟水坑是下雨導致 . 食物源可能不多 .
下兩圖這是去年2018年的紀錄 .
普遍的過境鳥鷹斑鷸也來了 .
在觀察區多年首次記錄到綠簑鷺 . 這可是自己在觀察區的首見首發 . 意義非凡 .
綠簑鷺在台灣有過境與留鳥個體 . 以屏東大鵬灣來說過境期偶見 . 而留鳥個體多在山區所見 .
觀察區中也來了一對留鳥小鸊鵜 . 這大水坑長寬約30*40公尺 . 深度不知 . 是長年積水所產生的水坑 .
並無水生植物與任何的魚類 . 突然住了一對小鸊鵜 . 讓我又驚又喜 . 不過也懷疑這對小鸊鵜要吃什麼 ?
自己可能要持續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得知 . 待續....
留鳥小環頸鴴 . 9月初還有美麗的繁殖羽 . 明顯的金眼眶相當亮麗可愛 .
白鶺鴒也是鳥區中常見的鳥種之一 .
留鳥棕沙燕 . 這羽棕沙燕拍攝於高屏溪口 . 族群數量不算多 . 記得小時候林園高屏溪沿線許多盜採的砂石山 .
棕沙燕常在砂石山挖洞築巢 . 常見到砂石山的斷面層有許多大小約6公分的小洞 . 這些小洞就是棕沙燕的巢洞 .
黑翅鳶 . 近年已經延伸到家鄉林園了 . 家鄉是高雄最末端的小鄉下 . 也是高屏溪出海口 .
黑翅鳶族群也是近年才開始在家鄉活動與繁殖 . 黑翅鳶是益鳥 . 主食是老鼠 . 幫農民解決鼠害 .
紅隼是自己在觀察區的指標鳥種 . 大致上9月中旬即可見到鳥蹤 . 鳥區的紅隼是來度冬的 .
只是近年鳥區的黑翅鳶穩定成長與擴散 . 嚴重壓迫到度冬的紅隼 . 除了被黑翅鳶驅離外 . 連食性都重疊 .
所以近年鳥區的紅隼幾乎已轉往其他區度冬了 . 可惜了 .
9月下旬謝 . 王醫師告知另一觀察區來了灰捲尾 . 想想自己的觀察區灰捲尾似乎也還沒看到 .
一大早送女兒上幼稚園後隨即前往觀察區 . 抵達時已見到謝醫師在找尋鳥蹤 .
以前總想著要見到灰捲尾很難 . 但自從前年自己找到灰捲尾後 . 卻是年年都能找到鳥蹤 .
這羽灰捲尾穩定的此區出沒 . 覓食 . 包括休息 . 我提前在欄杆處蹲低躲藏 . 隨即見到灰捲尾覓食後飛回欄杆處休息 .
人與鳥的距離僅約10公尺區間 . 我蹲低不動 . 鳥兒也沒多大警戒 .
人與鳥的安全距離 . 不是由人來決定 . 是由鳥來決定 .
怕人的鳥 . 可能遠在百尺外就飛走了 . 不怕人的鳥 . 可能在10幾公尺觀察 .
人 . 鳥和樂共處 . 很美好 .
觀察完灰捲尾後 . 謝醫師大喊著有八聲杜鵑 . 是的....這羽八聲杜鵑雄鳥居然大刺刺的停棲在我與謝醫師前方約20公尺處 .
有趣的是當時我們兩人正觀察完灰捲尾 . 在一旁聊天 . 這羽八聲杜鵑到底是何時飛來的 . 也不怕在一旁聊天的我們 .
這是我的八聲杜鵑首見首拍 . 而八聲杜鵑去年在觀察區也被謝 . 王醫師記錄 . 當時自己錯過了 . 卻在今年補回 .
賞 . 拍鳥的樂趣就在於此 . 永遠無法預期 . 驚見時的喜悅 . 一輩子難忘懷.....
既然9月份是秋過境重要的月份 . 那麼9月在鳥界中最重要的大事呢 ?
當然就是墾丁半島的赤腹鷹過境 . 今年赤腹鷹過近破了歷年來紀錄喔 .
9月份自己跑了兩趟墾丁 . 主要以社頂凌霄亭賞赤腹鷹為主 .
周六日上凌霄亭賞赤腹鷹的人非常多 . 有專業的數鷹團體 . 賞鳥 / 拍鳥人 . 遊客 . 還有國小班級帶隊賞鷹 .
大家都望著天空 . 海面 . 看著赤腹鷹從高空掠過 . 或者從海面飛回墾丁半島 .
數量多時形成了鷹柱 . 鷹球 . 讓在凌霄亭上的人們驚呼聲與快門聲連連 .
真心建議沒來凌霄亭賞鷹過的人 . 一年一度的9月赤腹鷹過境期一定要來一趟看看 .
赤腹鷹群在凌霄亭上空盤旋 . 準備飛出海.....
注意看山頭上天空的小黑點 . 就是赤腹鷹群 . 赤腹鷹俗稱鴿子鷹 . 意思就是說體型僅約鴿子大小 .
凌霄亭位於高點 . 可一覽海 . 天 . 山景 . 是個視野極佳 . 景色極棒的觀察點 .
由凌霄亭看墾丁半島 . 這景色已經連看7年了 . 一年一度的9月赤腹鷹盛事 . 自己總會騎著機車從高雄來好幾趟 .
看鷹 . 看景 . 從不乏味與寂寞.....
主角登場了 . 來賞赤腹鷹若遇好天氣 . 鷹群飛的高 . 往往只見到小黑點 . 若遇天候不佳 .
例如強風 . 陰天 . 溼氣重 . 陰雨天時 . 鷹群大多不會飛出海 . 或者飛出海後又折返墾丁半島 .
這時候就有機會見到回頭的赤腹鷹低飛掠過凌霄亭與社頂公園任一處制高點 .
也就是鳥友們常說的~回頭鷹 .
赤腹鷹亞成鳥 .
雄成鳥
雌成鳥
合成連續拍攝之飛行體態 .
遇到強勁落山風的赤腹鷹 . 從高處急切風面而下 . 轉了一個U行大彎 . 考驗著拍攝者抓拍的功力 .
在凌霄亭賞赤腹鷹時 . 也可見到一些過境的鳥兒 . 應該說 . 天空精彩的不僅止於赤腹鷹而已 .
灰背椋鳥是來台度冬的椋鳥中最早的 . 大約9月上旬即可見到鳥蹤 .
稀有的白喉針尾雨燕也是凌霄亭上穩定偶見的雨燕 . 也是自己每年上凌霄亭的目標鳥種 .
只可惜今年9月上兩次凌霄亭只見過一次 . 距離都在百米遠 . 年年遙遠紀錄 . 才有年年再來動力 .
急速飛行的棕耳鵯 . 棕耳鵯在台東 . 蘭嶼為普遍的留鳥 . 在台灣卻是稀有的過境鳥 . 在秋過境期間偶見於墾丁半島各處 .
這也是自己來賞鷹多年第一次見到棕耳鵯 . 雖列為年度目標鳥 . 多年來卻也僅見這次 . 還是以失敗收場 .
只因為當天相機參數全部都設定成天空版的赤腹鷹 . 沒想到遇到急速飛行的棕耳鵯在樹叢上飛行 .
參數沒調整下就成了這副慘樣 .
9.10月在墾丁半島很容易看到椋鳥群 . 一鏡3椋鳥 . 栗尾椋鳥 . 灰背椋鳥 . 還有稀有的小椋鳥 .
離開了社頂公園轉往另一處找尋田鷚 . 這地點我來了第2次才找到田鷚 .
滿地的小雲雀 . 偏偏田鷚又喜歡混在小雲雀中 . 圖中就是一卡車的小雲雀 . 第一次來沒有找到田鷚 .
田鷚 . 一隻在台灣圖鑑與鳥類名錄沒有收錄的稀有鳥種 . 出現在墾丁半島 . 引起賞鳥界一陣騷動 . 卻引不了拍鳥人的心 .
聽聞這裡的田鷚其實已經活動好一陣子 . 連夏季也有觀察紀錄 . 可能早已在墾丁半島繁殖生根 . 小部分族群已漸漸擴散 .
偶然一見跟大花鷚還有相似 . 但顎線不太一樣 . 我也是電話詢問林大哥與謝醫師比對後才找到田鷚 .
搭配草地景 . 人鳥保持一段距離 . 鳥自在 . 人歡樂 . 拍鳥 . 賞鳥 . 別太多對立與偏激 .
第2次來墾丁半島時 . 林大哥也正巧在墾丁 . 急著電話連絡我說有稀有的猛禽~花澤鵟 .
我記錄完田鷚後馬上騎著機車前往 . 時速100沒幾分鐘就到達了鳥點 .
這是自己第一次來到這鳥點 . 一片開闊的草生與水澤地 . 很適合鳥兒躲藏 . 生態環境相當的棒 .
我跟林大哥 . 劉川大哥在一旁民宿避風避陽 . 忽然間遠遠就看到一羽猛禽在遠處的草叢低飛巡弋 .
這就是澤鵟的經典生態行為.....
我對澤鵟是迷戀不已 . 當然花澤鵟也是首見首拍 .
拍攝距離應該有800公尺左右 .
我們很安分地在民宿前等候 . 看著花澤鵟在遠處草澤低飛 . 巡弋 . 翻身 . 找尋著獵物 . 心裡是驚嘆與期待著 .
總希望花澤鵟能飛近一點 . 但自己因為時間因素沒有多做停留 . 只短暫停留1小時即離開了觀察區 .
不過見到稀有的花澤鵟已經是大大滿足了 .
9月賞鳥紀事已近尾聲 . 刻意把重量級的草鴞放在文末 .
今年從4月起南部某區掀起了找草鴞與拍攝草鴞的熱潮 . 幾乎是夜夜到天明都有不同族群去找尋 .
畢竟草鴞可是稀有的留鳥 . 台灣數量極少 . 也僅局部出現在特定區域 .
9月初又掀起了拍攝草鴞熱潮 . 自己總不喜歡這種熱門的拍攝場所 . 刻意避開拍攝熱潮與人潮 .
在此區自己做了分區地圖 . 多次前往中並記錄下草鴞出現的區域 . 時間 . 次數等 .
大致上知道哪一區 . 時間 . 會比較穩定 . 但後來當人潮太多時 . 也影響著草鴞覓食而轉往其他區 .
同時也減低了出現的次數 . 出現的時間也變得不穩定 .
其實一窩蜂的拍攝 . 自己並不喜歡 .
但稀有鳥種 . 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
想記錄台灣飛羽 . 留下影像 . 記下觀察心得 .
要在拍攝與減低干擾之間 . 取得平衡 .
9月份賞鳥 . 賞鷹 . 賞貓 ....
很精采 . 不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