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0.06.22 ( 星期三 )
地點 : 台南縣大內國中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m F5.6 L USM
近期火紅到爆的領角鴞席捲了台南縣大內國中這淳樸的地方,許多附近的鳥友紛紛前往朝聖。
這是自己第2次跑了鳥點,第1次帶了一隻烏龜回家,不是普通大小的烏龜,是大隻的烏龜。
感謝楊聰與羅大哥先行跑了一趟鳥點並告知鳥況,再前往的70分鐘車程裡面,
1分鐘的過程如一世紀之漫長,深怕錯過這可愛的領角鴞。
許多鳥友以PO文了,相信看也看膩了。試試不同的方式呈現。
這是第一眼看到它時的樣子,怎麼看不到眼睛阿? 原來是縮起頭來睡午覺啦。
就是這可愛又迷人的大眼睛與無辜的表情,不枉費我跑了這一段路程。
我喜歡它看著我們的畫面,圓滾滾的大眼睛似乎在訴說著 :
你們在看什麼? 一直用喀喳,喀喳的聲音吵我,打擾我睡午覺,等等補眠不足晚上該怎麼辦 ?
趁著大伙不注意下抓抓癢啦,不過還是被我拍到啦。最後一張的表情顯示 : 爽啦。
由此正面觀看,鳥寶圓圓的大頭看不到它的兩個小耳朵。
總是躲藏在樹叢當中,仰角極高可拍攝角度不多。
今日的盛況
領角鴞打瞌睡影檔 ( 點圖可放大撥放 )
.......................................................................................................................
下列資訊為引用網址 : http://tesri.coa.gov.tw/show_wild.php?id=79
領角鴞
鳥類 II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學名:Otus bakkamoena (Swinhoe)
英名:Collared scops owl
分類:鴟鴞目 Strigiformes 鴟鴞科 Strigidae
形態特徵:
領角鴞全長19~25cm,翼長約17cm。嘴鉛綠色;腳灰色;眼橙紅色,眼先、眉斑灰白色;顏盤灰黃色,
有不規則之黑色斑紋,盤緣黑色,有耳羽;背部大致灰褐色,有不明顯之黑色蟲蠹斑,後頸有土黃色斑,
飛羽具有若干濃色闊橫帶;尾羽灰褐色,有暗褐色橫帶;腹面大致灰褐色,具有箭簇狀斑紋,頸部有灰
白色橫帶,腹部中央白色;尾下覆羽灰白色,有黑色細斑。
生態習性:
領角鴞是目前唯一可在都會、郊區、公園及校園等仍有老樹殘存的環境中發現的貓頭鷹;人們對於貓頭鷹
的印象,多半源於對領角鴞的認識,可說是典型的鄉土鳥種;在非繁殖期,可在更高的山區發現其蹤跡;
夜間活動覓食,白天則在幽暗的樹枝上休息,不易發現;春夏季節晚間,常發出單調「不-不-」的鳴叫
聲,冬季較少鳴叫。以獵捕昆蟲、小鳥和小型哺乳類為食。繁殖期為3~5月,設巢於樹洞裡,每窩產蛋
2~5枚,白色,無光澤,形狀近乎圓形。
棲地分布:
領角鴞在台灣為終年可見的留鳥,普遍棲息於海拔1,200m以下之闊葉林,也常出現在人類聚落附近或市
區公園的樹林中。分布遍及亞洲東部及中南部,從熱帶地區的爪哇、菲律賓到溫帶的西伯利亞都可發現。
面臨問題:
因為是最靠近人類聚落生存的鴟鴞科鳥類,人類的活動影響其存活率;大樹的普遍減少,使繁殖場所
減少,對族群的永續生存有重大影響;存有獵捕壓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