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6張在南橫,阿里山,大雪山等地拍攝的栗背林鴝公鳥。請參閱下圖
不知道賞完圖後的您有無發現問題呢?
圖C 阿里山所拍攝的栗背林鴝背上的紅色背羽明顯與其它不同,整個紅色背羽面積大且以環繞過頸後 .
先說明成長區分概述 :
窩雛 :
指的是尚未離巢之雛鳥。
亞成鳥 :
離巢後雛鳥,尚未換第一次羽。補充 : 黃胸青鶲,白尾鴝,黃腹琉璃,栗背林鴝,白眉林鴝等許多山鳥,
亞成鳥羽色皆為跟母鳥一樣淺土黃色(保護色),會在出生後當年底轉換成成鳥的羽色。
台灣四大山雀則不在此限。
成鳥 :
出生後一年之成熟鳥。所謂成熟鳥亦指可進行求偶繁殖,亞成鳥是不能在生出當年求偶繁殖的。
老鳥 :
在野外生活至少3年以上之成鳥。
具觀察一些特定鳥種隨著年紀的增長,身上的羽色面積會有擴大情形(包擴瞳孔的變化),例如...
1.黃尾鴝的白色背羽,
2.藍磯鶇的腹羽。
3.大黃兜吸蜜鸚鵡的黃色胸羽。
4.大黃帽亞馬遜鸚鵡的黃色頭羽。
5.黃領帽亞馬遜鸚鵡的黃色背羽。
6.其他
查看了許多格友所拍攝到的栗背林鴝,鮮少友背羽像圖C那樣。
不知道是否為成熟之老鳥才有的型態 ? 還是其他之因素 ?
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與了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