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 : 屏東縣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m F5.6 L USM
鳥種 : 燕鴴
前幾天格友發表了一篇燕鴴的文章,由感而發隨即整理一下之前隨拍的燕鴴照片。
燕鴴屬不普遍夏候鳥,每年3月底左右來訪,並在台灣繁殖出下一代後,在9月左右
就跟新生鳥一起飛離開台灣。基於如此,如果在繁殖期間受到干擾,這樣對於它們的
繁殖是有很大的影響。
前幾張照片是在6月中旬在新園鄉河堤拍攝,曾在5月與六月上旬發生的事故就不多
做說明,6月中旬來訪時現場已人去樓空,只剩下幾少數的燕鴴留存在此,頂著30度高
溫拍攝實在很難受。
可看出燕鴴成鳥所散發出的獨特氣質,尤其是臉部與喉部的特徵,漂亮極了。
可能因為在高屏溪沿岸繁殖受到的影響多,後來有局部性的燕鴴轉往鄰近鄉村的旱田繁殖。
這一張照片是在8月初拍攝,旱田上有許多的燕鴴亞成鳥在休息著,看到這一慕感到開心無比。
傍晚時許拍攝,色溫極高。可愛的亞成鳥,臉上的特徵尚未長成。
4羽亞成鳥在溼地上飲水後休息,中間那兩羽稚氣未脫,加上圓滾滾的身軀,實在可愛。
已觀察到在高屏溪畔的鄰近鄉村有許多成長的燕鴴亞成鳥,這是相當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今年來台灣順利成長,離開台灣後,希望回憶是美好的,期待...明年它們再度來訪。
今年的偶遇
巧遇燕鴴亞成鳥 ( 首拍 )
http://tw.myblog.yahoo.com/jw!WRrGqemeHwEbQOtUTUsr3g--/article?mid=1880&prev=1884&next=1871&l=f&fid=15
飛行中的燕鴴 ( 花田版 )
燕鴴追焦飛行版 ( 第45種 )
燕鴴
[型態特徵]
體長24cm,雌雄外型特徵相似。
夏羽(繁殖羽):嘴黑色,嘴基部內側紅色。背面茶褐色,喉部乳黃色,外圍有一黑圈。眼圈白色,臉頰、頸側至胸部黃褐色,腹部白色。
冬羽(非繁殖羽):羽色大致類似夏羽,但嘴基部變黑色,喉部呈淡褐色,外緣之黑圈不明顯。
幼鳥:大至似成鳥冬羽,但翼帶有淡色羽緣,喉、胸部為灰褐色。
[生態習性]
夏候鳥。每年4月往北半球遷移,9~10月南遷南半球,台灣中南部較常見。築巢繁殖偏好於旱田、草地、河床荒地。小群活動,飛行靈巧,似大型的燕子。在空中覓食,以金龜子、蚊蠅、蜻蜓或鱗翅目昆蟲等飛蟲為食。在地面休息,站姿抬頭挺胸,氣質非凡。
[棲地環境]
多棲息於旱田或河床荒地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