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0.09.27 ( 星期二 )
地點 : 高雄市小港區南星計畫區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m F5.6 L USM
鳥種 : 藍磯鶇
類別 : 普遍冬候鳥
型態 :
為喙短先端尖細,食性以昆蟲植物種子及果實為主食;多單獨活動,停棲時大多身體挺直,
常棲息於樹林冠木叢、草叢地帶或其附近之林緣地帶,築巢建築物岩石縫或樹上灌木叢中
,雛鳥為晚熟性。多停棲於突出物或屋頂上,停棲時身體挺直,常上下擺動尾羽。
雄鳥身體上部為暗藍色,腹部磚紅色,雌鳥全身大致為土褐色,腹部皆有明顯的鱗斑。
近幾年對藍磯鶇有一定的觀察紀錄,之前基於沒有打鳥配備,總是觀賞居多,
故在今年入冬便把它列為目標鳥之一,也期許能如期拍攝到它。
9月中旬後藍磯鶇大軍以來訪南星計畫區,它普遍出現在海邊礁石與防風林交會處,它喜歡站在
獨立礁石上已確認維護領域,但覓食又以草地上或樹林間的昆蟲為食,就因如此才會比較容易在
海邊礁石與防風林交會處發現它。
藍磯鶇也被稱為 : 厝角鳥。
因為它也出現在都會公園與建築物頂樓中,常可聽見它優美的歌聲,難怪它會被稱做屋頂的提琴手。
藍磯鶇在台灣被歸類為普遍冬候鳥,每年9月中旬來台,隔年4月離開,但有僅少部分會留在台灣
繁殖,這一點若常在夏季跑中低海拔山區的人應該都可能見到部份藍磯鶇。
這一羽藍磯鶇公鳥出現在樹林中已有一段時間,生性害羞又怕人,個人觀察了好幾天後才如期
的近距離下拍攝到它,只因為我了解它的安全距離、習性、活動區域等等。
這是一羽相當漂亮的公鳥,由於它的領域尚未確定,故總是躲躲藏藏的。
我索性到附近撿起了一枝漂流木放在它的領域區,它居然據木為王,真是相當的可愛ㄟ。
黑背景反而更突顯出主體,不失美好。
這一張它低頭觀看我的表情相當有趣 ( 我躲在大樹後方,它居然還看的到我 )
在鄰近拍攝到的藍磯鶇母鳥,母鳥與公鳥最大的辨識處在於母鳥沒有紅肚子。
而藍磯鶇公鳥的紅肚子則會隨著年齡面積逐漸變大,變紅,直到紅肚子完全沒有白色鳞斑為止。
公鳥
母鳥
普遍留鳥在繁殖季時,是成對活動與覓食出現居多,在繁殖季過後則過著群居或獨自的生活。
但藍磯鶇屬冬候鳥,是來台灣渡冬的,所以這時候它們不會成對活動,而是各自佔領活動區域。
它可能以吃飽喝足了,這一羽藍磯鶇公鳥已離開了它原有的棲地,我也不想再去鄰地找它,以減少干擾。
-------------------------------------------------------------------------------------------------------------------
日後的紀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