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 100.08.25 ( 星期四 )
地點 : 高雄市左營區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m F5.6 L USM
鳥種 : 黃鸝
類別 : 留鳥 / 春秋過境鳥
數量 : 2 羽
天氣 : 陰天
時間 : 1600~1700區間
想起為了拍攝珍貴稀有的一級保育鳥類 : 黃鸝。在過程中可是吃盡了苦頭。
曾多次遠赴屏東山區尋找它的蹤跡,總是槓龜而返。
耳聞在高雄市區有地方可拍攝黃鸝,只要時間對,地點對,就一定可拍到它。
結果跑了4次,只拍得幾張還算勉強的紀錄照,話雖如此,能親眼在都會公園
中見到如此珍貴鳥種也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此地林相高聳,黃鸝們總是在將近5層樓高的地方覓食,當然也有機會低飛覓食,
但此鳥點離家稍遠,實在無法時常來補考,不然美美的黃鸝照誰不愛呢。
最後以這一張相當動感的飛行照作為結尾吧,iso2000,快門才1/60秒。
心得 :
當地有些許的人知道有黃鸝的存在,但絕大多數的人卻都不知道在這高樓林聳的水泥叢林裡
,居然有如此珍貴鳥種存在,無須跑到偏僻山區,即可見到美麗的黃鸝鳥,想想這可是最好
的禮物了,所以人人要愛護環境,萬物才能共生,共存,也不要讓黃鸝,在我們這一代消失了。
我的第96號鳥種,紀錄成功。
以下文獻資料取自於網路....................................................
鳥名 : 黃鸝
型態 : 一級保育類動物黃色的身體 頭尾帶有黑色的「黃鸝鳥」約 26公分,翼長約15cm。
嘴桃紅色,體色雌雄相近;雄鳥全身大致為鮮黃色,過眼線粗黑且長,雌鳥過眼線較細,
全身之黃色部分略帶綠色。以昆蟲及無脊椎動物為主食,亦好吃植物之果實。
築巢於高樹上。黃鸝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常發出柔和之口哨聲,有時亦會發出粗啞似「嘎」
的聲音;繁殖期為4~6月,築巢於大樹樹冠之分叉處,以植物纖維,草莖等為材,每窩產
2~5個蛋;一般由雌鳥孵卵,約14~16天孵出幼鳥,雛鳥為晚熟型,孵出後約16天可離巢
黃鸝鳥又名「黃鶯」,叫聲極為悅耳,所以聲音歌喉好的人常被稱為「出谷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