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 : 100.11.23
地點 :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溼地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 m F 5.6 L USM
鳥種 : 鸕鷀
類別 : 普遍冬候鳥
科別 : 鸕鷀科
天氣 : 陰天
未拍鳥以前都覺得鸕鷀這種鳥難見難拍,後來才得知鄰家附近的高屏溪與鳳山水庫每年入冬都有
穩定的族群。這些鸕鷀早上會飛到高屏溪口覓食,傍晚時許才又會飛回鳳山水庫休息,滿天飛舞
的畫面相當壯觀喔。
說了一堆廢話,沒想到我的鸕鷀拍攝居然會在鰲鼓溼地,實在有點對不起家鄉的鳥…。
觀察到鸕鷀雖然體積大,顯得笨重,但是飛行速度其實算快,抓拍難度中等,快門速度
至少保持1/1600以上才容易成功喔。
鸕鷀算是水陸兩棲的鳥種,主覓食於水中,可潛水捕魚算是相當厲害的高手。
但若跟河烏相比,還是遜色許多啦。
改天有時間再來補考覓食的畫面。我的第128號鳥種,紀錄成功。
生態介紹 :
鸕鶿,分布於西伯利亞東南部烏蘇里地方、蒙古、中國大陸東北部至華南,西達雲南、海南島,以及
台灣、菲律賓、婆羅州等地,在夏威夷群島亦有分布。
繁殖於北方者冬季南遷避寒,在台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鸕鶿以捕食魚類為主。在大陸畜養鸕鶿入水
捕魚,為各地水鄉捕魚之方式。通常潛水深度為水面下1~ 3公尺,時間為30~45秒,有時則潛水達9.5
公尺深,潛水時間也有達71秒之記錄。潛水後常站在岸邊或樹上,展開雙翼曝曬羽毛。
牠們飛行時大抵成縱列群飛,在水上則多貼近水面飛行,陸上則多在高空飛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