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 : 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 m F 5.6 L USM
鳥種 : 黃小鷺
科別 : 鷺科
類別 : 普遍留鳥
0421在大鵬灣尋找春過境的唐白鷺,無奈運氣總不是那麼好,不過當天卻記錄了小燕鷗、岩鷺、
黃小鷺,每次拍鳥總是如此,目標鳥沒拍到,贈品總不錯啦。
我觀察到了在沿岸水筆仔區有這一窩黃小鷺巢位,而黃小鷺跟小白鷺、黃頭鷺、大白鷺、夜鷺相當
的不同,後面四種鷺科鳥種由於體型大,所以巢位相對的大,且巢位多屬在毫無遮蔽物的馬路旁,
完全不在乎人類對它們的干擾,算是神經相當的大條。
此時巢位中的三羽鳥寶寶已發現我,眼神中透露出驚慌,不過我對鳥寶寶們說 ~ 您放心,我不會做
出修剪巢位或移動巢位這類舉動,畢竟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雖為拍鳥人,仍秉持做個好鳥人。
拍一張記錄照後就離開現場。
黃小鷺與栗小鷺這兩種小型鷺科,平時不僅生性隱密,個性膽小,常在水岸草叢中活動,一發現危險
馬上就會低身躲近草叢中,或是抬起頭完全不動,已擬態方式模擬稻草,若沒好好觀察其實不易發現
,多屬發現時都是被驚嚇後起飛離去。

親鳥在水岸草叢邊尋找著食物,由於拍攝位置有一條溝渠阻隔,還有路旁護欄高約80公分 ,我人蹲低
剛好做適當的遮蔽,所以干擾相對會比較小。
鷺科鳥種由於親鳥餵食給幼鳥的食物多屬實體物質,例如剛出生的雛鳥親鳥先以胃液消化後,再以反
芻的方式將魚蝦類反芻給雛鳥食用,等雛鳥大一點時就不在等胃液消化了,而是直接將完整的魚蝦反
芻給雛鳥吃,說到這到我想表達的是,鷺科鳥種餵食的頻度比起其他鶲、鶯、鴝、雀等小型鳥類相對
減少很多,往往一整天餵食的頻度不到10次。自己是沒拍到餵食的畫面,因為親鳥太敏感,遲遲不敢
回巢,不想為了私心的一個畫面,害了育雛中的黃小鷺。
不過在遠端拍拍飛行版還可以啦。
0512在回到巢位時,以見到離巢後的三羽亞成鳥,由於位置關係僅記錄到2羽,多虧親鳥教育的好,
2羽亞成鳥看到我馬上進入擬態狀態,伸長脖子,專注看著天敵,體態完全不動,若不注意會以為是
枯枝或稻草喔。
目前亞成鳥已完全的離開,為這溼地更添生力軍與生機,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拍鳥紀錄就是一種干擾,如何將干擾降低,不傷鳥,提升拍攝品質,提升紀錄品質,是努力的目標。
PS : 紀錄育雛請勿移動或修剪巢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