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1.05.13 ( 星期日 )
地點 : 台南市七股區
器材 : CANON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 m F 5.6 L USM
鳥種 : 黑腹燕鷗 ( 夏羽 )
科別 : 鷗科
類別 : 冬、普 / 過、普
天氣 : 晴天
時間 : 1530~1630區間
模式 : 手持拍攝
來台度冬與過境的鷗科中,黑腹燕鷗的數量可能是最多的吧,所以相信許多資深前輩應該不會把它當作
目標鳥來拍攝,不過在2011年5月第一次拍攝黑腹燕鷗時,我就認定黑腹燕鷗有許多的拍攝題材可取了
,不過以同年9月份第二次拍攝,加上這次的拍攝共三次了,以我現有的配備沒提升的情況下,以自然
的拍攝手法下,進步空間很小了,始終拍不到我想要的入水前畫面。
當天拍攝完棕腹大仙鶲後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整群燕鷗在漁塭上盤旋,當下我就知道有題材可以拍攝了,
拍攝當天時近下午1600時許,黃昏的色溫極高,嚴重影響主體的色調,我選了一個好位置,做好測光與
參數準備,等待著自然衝水的黑腹燕鷗。
這類題材我已帶景方式呈現,並不是每一張鳥圖都要以數毛為前提,適當的場景更能為主體加分。
拍攝燕鷗入水前動作安全快門需達1/3200以上,但拍攝起水後體態僅需1/1250即可,所以我才說以我456
的小光圈,快門若要拉到1/4000以上,高ISO是勢必的,偏偏7D高ISO我的接受度僅到800而以,所以
我才說以我現有的配備沒提升的情況下,以自然的拍攝手法下,進步空間很小了。
去年第一次拍攝拍了整整8G ,有了去年9月的拍攝經驗下,這次我轉以題材作為主軸,自然就不會亂拍,
練習抓拍速度感、抓拍的節奏感、觀察燕鷗的相關體態,所以當然今年拍攝成功率提高了許多。
由於這是私人魚塭,無法像安平港黑尾鷗、大鵬灣鳳頭燕鷗拍攝手法以人工誘食,所以無法準確推估燕鷗
入水點,所以對我來說拍攝起水後的體態是輕而易舉,但入水前的體態我一直無法準確拍得,且拍攝距離
時遠時近,僅能憑運氣拍攝了。
這一張是我最滿意的照片,無法用文字形容,反正就是自己看的順眼。
最後還是合成一張衝水覓食體態。
沒趕上這一波拍攝題材的人,在今年9月份還有一波過境,若以高屏地區來說,單去年9月份那一波過境前
兩天數量達300羽以上,後幾天數量減少了一大半,所以雖說是普遍過境鳥,想拍好仍需注意相關資訊才行。
以上僅裁圖,無需後製。
相關文章連結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