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 :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溼地
器材 : CANON EOS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 m F 5.6 L USM
鳥種 : 鵲鴝
科別 : 鶲科
屬名 : 鵲鴝屬
體長 : 20c m
類別 : 引進種、稀
數量 : 1羽
天氣 : 晴天
記得在96年以前我喜歡到公園賞籠中鳥,那時候台灣人保育觀念低,常可在鳥店或公園中發現許多稀
有鳥種,舉凡印尼、馬來西亞、日本、大陸等地鳥種均透過各種管道進到台灣來,其實中國人養鳥以
幾千年歷史,若屏除非法走私與非法捕捉外,養鳥也是一種正當的休閒,不過近幾年保育風氣盛行,國人
教育水準提高等,這類鳴禽逐漸變少,反而重心轉往合法繁殖的鸚鵡身上。
以上離題了,第一次見到鵲鴝時是在公園中所見,當時就被優美的鳴唱聲深深吸引,跟白腰鵲鴝一樣,外
型漂亮,善鳴唱,所以是鳥店中相當搶手的鳥種,不過引進的多,所以許多人為飼養不當,或是故意野放
的因素,讓這類不屬於台灣的鳥類在台灣本島落地生根,由於數量大無法移除,所以已變成歸化種。
台灣人飼養鵲鴝做為鳴禽用,而在香港與大陸則作為鬥鳥用,因為雄性鵲鴝相當的好鬥且領域性強,打鬥時
會將另一羽雄鳥啄的頭破血流,甚至死亡,受傷的鵲鴝一但眼睛瞎、翅膀骨折、缺趾、斷嘴等,大多直接
放棄野放,當然這類鬥鳥除了血腥刺激外,其實背後都隱藏著大量的賭金。而我第一次見到鵲鴝鬥鳥時則在
高雄某公園中所見,好在沒多久警察就來取締了,這類風氣真的不可長啊。
這一羽雄性鵲鴝我在鰲鼓北堤入口處常見,其實牠並不是很怕人,只要在適當位置下都可好好的觀察牠。
南高雄也有活動族群,不過我還滿怕牠們會被抓走,畢竟這類鳥種在鳥店非常搶手,且也可合法捕捉,只因
為捕捉這些外來鳥種是不受台灣法律約束的。如何保留中國人飼養鳴鳥傳統與休閒,又不能非法捕捉,惡意
野放等,其實均考驗著人們的智慧。我僅能說,鳥兒還是在野外中美,若以飼養了,那就好好的照顧牠們。
我的第249號鳥種,記錄成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