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2.05.04
地點 : 屏東縣崁頂鄉
器材 : CANON EOS 7D
鏡頭 : CANON EF 400m m F 5.6 L USM
鳥種 : 小杓鷸
科別 : 鷸科
屬名 : 杓鷸屬
體長 : 28~ 32c m
類別 : 過、不普
數量 : 3羽以上
天氣 : 晴天
模式 : 手持拍攝
5月初到訪崁頂時剛好遇上了認識的鳥友,告知在生態公園的另一邊有小杓鷸,馬上前看看,這一群
小杓鷸數量大約在4羽左右,不過水田腹地廣大,讓這小杓鷸遠在50公尺 外的田中央覓食,難以靠
近,不過這卻是第一次見到小杓鷸,體型相當的嬌小,看起來比大杓鷸可愛多了。
400mm焦段原圖未裁 .
小杓鷸多出現於春過境時期 . 環境以草生地為主 . 出現在水田地很少見 .
此區域休耕農地有放水 . 所以在過境期吸引了許多鷸鴴科 . 其中繁殖羽的黑尾鷸也來此 . 這也是第一次見到黑尾鷸 .
黑尾鷸屬於大型的鷸科 . 在春過境時節容易見到冬羽 . 繁殖羽 . 與轉換中的個體 .
黃頭鷺已換上美麗的繁殖羽 . 也在農耕地中覓食 .
------------------------------------------------------------------------------------------------------------------------------------------------------
小杓鷸(Little Curlew)。
體長約32公分 。在台灣為不普遍過境鳥。
小杓鷸是杓鷸屬中的最小型。雌、雄大致相似。嘴長不超過頭長的一倍半,呈黑褐色,但下嘴基粉
紅色,嘴部下彎程度有限。頭至頸部淡黃褐色,頭側線黑褐色,頭央線乳黃色,有不明顯的淡褐色
過眼線,眼睛跟頭部比例感覺較其他杓鷸大。背部色澤較頭頸部深,呈黃褐色,有深褐色軸斑。
胸脇呈淡黃褐色,有不明顯的黑褐縱斑,腹部白色,腳粉灰色。飛行時只有腳趾伸出尾部,腰淡
褐色,翼下覆羽棕色。
小杓鷸在西伯利亞繁殖,遷徙時沿太平洋西岸過境,至新幾內亞、澳洲等地渡冬。偏愛距海岸不
遠的乾燥農耕地、旱田、短草原或沙洲,較少出現在沼澤或潮間帶,以撿拾方式覓食。常單獨或
成小群聚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