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個人喜歡飛羽與接近飛羽的原因都不一樣,其實不外乎被其亮麗的羽色、活潑的體態、優美的
鳴唱、以及能自在的翱翔天際所吸引,而我是屬於最後者,始終嚮往能像鳥兒一樣心靈能自在的飛翔。
在賞鳥與拍鳥的路途上我總是單打獨鬥居多,因為題材特殊,人多干擾是非多,暗夜驅車、遠征山林、踏
入險山峻嶺,只為拍得自己心中心儀的目標鳥種,哪怕失敗往返多次,若最終能見上目標鳥一面,我想
那種激動與喜悅是無法用任何言語來訴出,甚至連按下快門的瞬間都能感受到食指微微的顫動。
憶起多年前因為風潮的一張鳥音樂專輯,讓我認識了知名鳥聲錄製人孫清松,間接發現原來鳥兒除了有天
籟般的美聲外,其各類鳴唱都有其特殊意義,也讓我除了拍攝靜態的鳥兒外,也開始錄製影像與錄音,等
待時日將其整理,則變成了我專屬的鳥影專輯。
鳥類的鳴叫大致區分鳴唱與鳴叫兩大項 :
何謂鳴唱呢 ? 就是我們能聽出優美旋律者,多屬發生在求偶期間,或是雄鳥宣示領域時。
那何謂鳴叫呢 ? 大致多屬單聲鳴叫,呼叫,當鳥兒受到干擾或驅離天敵時往往會發出急促的短鳴聲,
就是我們常說的警戒聲,所以當鳥兒對您發出強烈的警戒聲時,其實就表示您已嚴重的干擾牠了。
我很喜歡到溪頭,除了見我最愛的黃胸青鶲,其溪頭的鳥鳴聲是最豐富的,這是我到武陵農場、大雪山
、杉林溪、塔塔加、阿里山等地後的深深感受。除了求偶期與宣示領域外,鳥類並非全年鳴唱,所以
若以一整年作為切點,其鳴唱月份高峰大致落在2~5月初間,這時候進入求偶期間,常會見到雄鳥在個自
的領域上大聲鳴唱,除了吸引雌鳥外,也作宣示領域用。5月份過後鳥類進入繁殖期後,其雄鳥鳴唱的次
數就會大幅降低,甚至不再鳴唱,只因為這時候鳴唱意義不大,也容易因為在高處鳴唱而間接暴露了巢位
與吸引天敵,所以當我們6~8月到訪同一片山林時,怎麼森林中相當的安靜,尤其是炎熱的夏日更是如此。
所以鳥類專家才會告知說在育雛期間不應使用鳥音來誘鳥,其道理就在此。
以上囉哩叭唆打了一大堆廢話,就是想告訴螢幕前的您,除了賞鳥、拍鳥外,您是否能辨識出這些鳥類的
鳴唱與鳴叫呢,有時後放下相機去細細聆聽,您會發現原來飛羽之美,不一定僅侷限於一張美美的照片,
而是有著更豐富的音樂性。
蒐集了這2年所拍得的鳥鳴唱照片,照片未必精美,但拍攝時機卻得來不易 .
01 . 白尾鴝
02 . 鉛色水鶇
03 . 台灣畫眉
04 . 白頭翁
05 . 深山鶯
06 . 小魯蛋 - 鱗胸鹪鷯
07 . 黃胸青鶲
08 . 冠羽畫眉
09 . 台灣叢樹鶯
10 . 斑紋鹪鶯
11 . 棕面鶯
12 . 紫嘯鶇
13 . 竹雞
14 . 黃山雀
15 . 紅喉歌鴝
16 . 灰頭鷦鶯
17 . 高翹鴴
18 . 黃頭扇尾鶯
19 . 棕扇尾鶯
20 . 棕噪眉
21 . 大冠鷲
22 . 中杓鷸
23 . 青足鷸
24 . 黑鶇
25 . 鵲鴝
留言列表